大渡河畔,筑起“新长征路”_世界热闻
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的重点改造项目——勇士路上,主题雕塑“勇”是雕塑群的核心。 洛绒尼玛 摄
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渡河畔,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。1935年5月29日,红军惊险奇绝飞夺泸定桥,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。
为铭记历史,后世将这里辟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地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后,泸定县又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。
目前,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已布局形成“一园一带三区”的总体空间结构,“一园”即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;“一带”即中央红军涉藏地区最红记忆展示带;“三区”即北部“泸桥记忆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、中部“化林岁月”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、南部“磨西故事”文旅融合发展区。
“一园”初步建成,“三区”有序推进,“古道红村”化林村、红色古寨岚安乡等系列点位串联起长征在泸定的最红记忆展示带。
“我们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建设作为实施红色铸县、发展全域旅游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”泸定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,泸定将通过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走好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“新长征路”。
建好公园
紧扣“飞”“夺”“勇”的精神主题
由13根铁索组成的泸定桥已在大渡河上横跨了300多年。
6月26日,记者来到泸定桥东门,迎面而来的是一群排队过桥的游客。如今桥面上虽然铺着整齐的木板,但记者望着桥下滔滔河水,还是会心惊胆战。
向西穿过泸定桥,雄壮险峻的海子山下,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的重点改造项目——勇士路。
泸定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王顺苏介绍,2021年,泸定县将勇士路改造纳入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一期建设范围,实施山体修复、边坡治理等工程,并推出一组“飞夺泸定桥雕塑群”。这组雕塑全长400米,提取1935年、240里、22位勇士、13根铁索等元素,展现红四团昼夜急行军240里、飞夺泸定桥这一史实。
其中主题雕塑“勇”,是雕塑群的核心。雄伟的红军头像目光坚毅,凝视着前方的泸定桥,与后方巍峨的高山融为一体。
穿过勇士路,向南行500米左右,就来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。纪念馆前立有22座勇士碑。记者注意到,只有5座勇士碑刻有名字,其中3座塑有头像,其余17座碑上只刻有“飞夺泸定桥勇士”7个字。为了缅怀先烈,每座碑背后都植有一棵青松,象征长征精神永垂不朽。
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,2021年12月,泸定县对纪念馆展陈进行提升改造,整个项目于去年8月完成。
“与之前相比,展览内容更加丰富,主题更加明确。”讲解员杨菲菲说,纪念馆还引入先进影像技术,设置《飞夺泸定桥》沉浸式虚拟现实弧幕影片播放区域。
通过实景和纪念馆里的现代化展陈,“飞”“夺”“勇”的精神主题贯穿于整个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。“泸定县将推动泸定桥景区创建国家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。”王顺苏说。
讲好故事
提升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
“这次渡河,关乎红军部队的生死存亡!在天降大雨的情况下,红四团创造出一昼夜山路徒步行军240里的纪录,抢在敌人合围之前夺下泸定桥。”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的一间教室里,老师正充满激情地讲述课程《240里飞夺泸定桥》。
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是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的5个分院之一,与州县党校共建、一体办学。
共青团泸定县委书记、泸定县委党校副校长曾梁翔介绍,按照省委的办学要求,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建设,泸定桥分院深度挖掘资源优势、充分展示当地特色,开发了《大渡河畔英雄多》等40门特色课程,编写了《红军长征在甘孜》《1935飞夺泸定桥》等3部本土教材,打造《飞夺泸定桥》等9个红色舞台剧、实景剧。
同时,泸定桥分院还积极探索访谈教学、论坛教学、行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。比如体验教学中,让学员重走长征路,体验红军昼夜行军240里的艰苦卓绝。
曾梁翔说,泸定桥分院还整合全县的红色资源开辟“飞夺泸定桥·天堑制胜”“星星之火·雪域燎原”“天堑变通途·富藏兴藏”3条精品教学线路。目前,泸定桥分院正积极探索打造“甘孜会师”等教学路线。
“集中开发展现长征史实、凸显长征精神、体现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,切实提升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。”曾梁翔介绍,泸定桥分院自2020年9月挂牌以来,共承接培训班次454期,27000余人次参加培训。
用好文化
促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
离开县城,记者驱车前往茶马古道上的一处重要节点——泸定县岚安乡。
1935年11月,红四军和红32军部分部队途经岚安,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和4个乡苏维埃政府,岚安乡因此也被称为“红色古寨”。
通往岚安乡的是一条近18公里的盘山公路。驾车行驶到半山处,就可望见位于高岗之上的“岚安红军烈士纪念碑”。岚安乡党委书记黄兵介绍,纪念碑于2018年落成,是乡里的红色地标。与纪念碑遥遥相对的,是埋有红军忠魂的烈士陵园。
77岁的黄能贵,退休前担任岚安乡文化站站长,多年来一直寻找当年参与掩埋红军遗体的群众,收集整理乡里的红色文物、红色史实。
黄能贵说:“如今在岚安乡还有苏维埃政府旧址、红军司令部、红军医院、红军磨房、红军标语等红色遗址、遗迹。”
“以前由于交通不便,位于山坳之中的岚安乡发展缓慢。”黄兵说,如今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带动下,岚安乡依托红色资源,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场景,吸引了来自上海、云南等地20余名“新村民”。2022年5月以来,岚安乡先后有8家民宿营业,其中3家由“新村民”开设。
在泸定县另一茶马古道重镇——兴隆镇化林村,同样保留了大量红色记忆。村里依托“红色文化+绿色产业”发展模式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古道红村”。化林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强介绍,目前该村发展的3500亩花椒年产值约1100万元,同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近200个。
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,泸定县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,积极培育长征主题特色村镇,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“十大重点项目”,深度推动“景城一体”。
“赓续红色血脉,推进红色铸县。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促进泸定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。”泸定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奋力把泸定打造为集观光体验、教育研学为一体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样板典范,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红色旅游目的地。(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怀 王国平 游飞 宁蕖)
标签: